健康主见 | 布鲁氏菌病防控科普
01什么是布病?危害性如何?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俗称“懒汉病”“蔫巴病”,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患病的家畜是主要传染源。布病虽然病死率不高,但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同时也影响畜牧业、旅游业、国际贸易的发展,还会带来食品安全隐患。
02布病是怎么传播的呢?
布病最主要的是经皮肤粘膜直接接触感染,经消化道引起的食源性感染和经呼吸道吸入被污染的飞沫、尘埃感染也时有发生。
03感染后有哪些症状呢?
布病最常见症状是发热,一般体温可达到38.5℃以上,持续时间长;90%以上在深夜或凌晨会伴有明显的多汗;当体温急剧下降时出现大汗淋漓,退烧后感到明显乏力;同时伴有四肢关节、多处肌肉的酸痛或钝痛,多为大关节的疼痛,比如肘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等;或可出现睾丸肿痛、头晕、头痛、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症状,合并出现脑膜炎和心内膜炎,严重的可引起死亡。
04哪些人容易感染?
人患布病与性别、年龄无关,与接触病畜机会多少有关。从事牛羊等家畜养殖,乳、肉、皮等畜产品贩运、屠宰、加工,牲畜交易和兽医为布病的职业人群,也是感染布病的高危人群。
05怀疑患了布病该怎么办?
怀疑患了布病应尽快到当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布鲁氏菌是胞内寄生菌,需要使用特定的抗菌药(如利福平和多西环素、喹诺酮类等),但一定要“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用药。建议在正规医院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注意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只要治疗及时,措施得力,一般预后良好,如果不及时规范治疗,患者易由急性转为慢性,反复发作,迁延数年甚至终身不愈。
06如何预防布病呢?
1布病高危人群在从事饲养、放牧、屠宰、挤奶、接羔、皮毛加工等活动时应加强个人防护,如穿戴防护服、戴手套、口罩等。
2定期对饲养、屠宰、加工等被污染环境及污染物品进行消毒。
3购买牲畜要检疫,饲养牲畜要免疫。
4禁止将羊羔放入人居住的屋内饲养。
5禁止儿童与羊羔玩耍。
6处理生肉或接触牲畜后应彻底洗手。
7牛奶、羊奶务必煮沸后饮用,不购买无检疫标识的散装乳制品。
8涮羊肉、烤肉等需确保熟透,避免食用半生不熟的肉或内脏。
9购买牛羊肉时选择正规渠道,避免来路不明的肉类。
来源:兵团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