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返回主站 欢迎来到 第一师阿拉尔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爱国卫生运动”专题

开学季,打响近视“保卫战”,守护孩子“睛”彩未来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2-21 10:09:12 浏览次数: 【字体: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孩子们又将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而在这个过程中,近视问题也成为了许多家庭的困扰。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孩子的视力健康吧。

 1.区分真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实为“调节性近视”,指用眼过度致睫状肌痉挛、过度调节,从而出现远视力下降。去眼镜店检查,大多难以区分真假性近视。最有效的方法是去医院进行散瞳验光,即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对比用药前后的屈光度数,以此判断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

a13c61b5f2b5482a906a58a52a9a05d1.png

 2. 一旦确诊为真性近视,还能不能恢复?

 一旦确诊近视,是不能治愈、不可逆的!如果是调节性近视可恢复。虽然目前真性近视无法治愈,但是近视是可防、可控的。

 3.近视度数低,可以不戴眼镜吗?

 近视后长期不戴眼镜可能造成近视度数增长。此外,若两只眼睛近视度数差别大,但双眼一起看可以看清,也不能因此不戴镜,长时间可能使视力不好演变成弱视。

 一般来说,如果近视度数不超过100度、看远时不受影响,可以暂缓配戴眼镜,定期复查;如果近视度数已超过100度,导致远视力明显下降,应当配戴眼镜,度数可稍低一些,主要为看远时配戴,看近时可以少戴或不戴。

 4.戴眼镜会不会让近视度数加深越来越快?

 近视度数加深与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配戴合适度数且质量合格的眼镜不会使近视度数加深变快。如果孩子近视而不进行矫正,久而久之会加速近视发展。当然,配戴度数不合适或质量不合格的眼镜可能会造成近视加速发展。

 5. 自己应该怎么保护视力、延缓近视进展?

 (1)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确保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

 (2) 避免连续长时间的读写等近距离用眼活动,每隔30~40分钟应远眺10分钟;

 (3) 保证正确读写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即笔直端正的坐在桌子前,胸口距离桌子一拳,眼睛距离书本一尺(33厘米),握笔的手指距离笔尖一寸(3.3厘米)。

 (4) 合理使用电子产品,自觉减少非学习目的使用;

 (5) 认真规范做眼保健操,正确地按揉穴位,以感觉到酸胀为度;

 (6) 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

 (7) 保障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要达到9个小时高中生达到每天8小时)。

7caccd0128f64a8c8278a69a90d13034.png

 6.家长应该怎么保护孩子视力?

(1)全面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尽可能提供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

(2)引导孩子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

(3)监督、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保持“一尺、一拳、一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30~40分钟。

(4)多做户外运动,让孩子到户外阳光下度过更多时间。

(5)配合学校减轻孩子负担,不要盲目参加课外培训。

(6)有意识地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7)早发现、早干预。发现孩子出现眯眼看东西、上课看不清楚黑板等迹象时,及时带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

(8)遵从医生建议进行科学干预和近视矫正,尽量在眼科医疗机构验光,避免不正确的矫正方法。

bf4cece96b3f4f82b313ff5d8ff5268e.png

 7.自己能不能做近视眼手术?近视眼手术的时机又是何时?

 不是人人都适合做近视矫正手术,要符合以下要求:

(1)年满18周岁以上;患者本人有强烈的摘镜需求;

(2)近2年的近视度数稳定,每年增长的近视度数不超过50度;

(3)角膜激光手术矫正屈光不正是有范围的,根据角膜厚度,近视1200度以下,远视600度以下,散光在500度以内;

(4)角膜厚度大于450微米(同时也要考虑度数);

5戴角膜接触镜者:软镜应停戴2周以上,硬镜应停戴4周以上,OK镜应停戴1~3个月以上;

(6)眼睛检查无活动性眼病者,如急性结膜炎,睑缘炎,角膜炎,角膜溃疡,泪囊炎,虹睫炎等;全身无限制的疾病:如具有瘢痕体质、艾滋病、糖尿病、胶原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7)眼内镜手术需要前房深度合适,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这需要通过详细的眼科检查进行确定)。

 未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近视度数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高,如果此时做近视手术,由于近视度数未定型,术后视力可能会再次发生下降。角膜激光近视手术不能治愈近视,虽然术后视力提高了,但依然要注意用眼卫生,避免术后视力回退。

 让我们从开学季开始,重视孩子的视力健康,为他们的未来守护一片清晰的视界。


供稿:环职科  唐容

一审:朱瑞海

二审:梁杰

三审:熊光

终审:创卫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