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是网络诈骗的高发时段。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专门开设#给您提个醒#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和您分享那些让人“着急上火”的受骗经历,为您分析看似“难以捉摸”的骗人手法,帮您远离网络诈骗侵害。专题将长期开设,欢迎持续关注。
2020年11月2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刑侦大队端掉了一个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涉案团伙,现场收缴手机122部,U盾24个及若干涉案设备。
据办案民警介绍,该案主要涉案嫌疑人杨某依托其公司的20余名员工通过以实物赠送的方式为诱耳搜集个人信息,用搜集到的数据分析个人健康参数及购买需求,从而为用户提供所谓量身定制的服务及保健品。
本案中杨某及其员工最大的特点就是“勤快”、“嘴甜”、“用心”,他们前期通过海量拨打电话筛选辨别,以免费赠送保暖衣裤为由重点选择老年人为工作开展对象,大部分老年人在获知有实用的赠品之后还会互相介绍,通过回拨400开头的虚拟电话留下相关个人信息及健康状况,公司人员还会将这些老人区别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况,通过数据分析,将有疾病、慢性病、亚健康状态的老年人进行分类登记。后期,再利用手中收集到的老年人个人信息进行量身定制的健康咨询等情感服务,待获得老人的信任后,即将老人列为优质客户,根据事先策划好的固定剧本和专业语术与老人套近乎了解其身体状况,并冒充“健康咨询师”免费为老人分析病情,赠送保健品宣传手册和保健品试用装,借机推销所谓价格优惠的保健品。据杨某交代,这些保健品,保健功效远不及广告中拥有的神奇疗效,售出和购进价格至少在10倍以上,其保健品产品的厂商均为不知名小商家。经查,被告人杨某因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通过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一款和第三款规定,构成侵犯公民信息罪。
近年来,随着“儿女不如某某宝”等广告语的兴起,让不少老人群体怦然心动,好多不法分子纷纷打起赚老人钱的发财梦。老年人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加之不愿意给儿女填麻烦,他们便利用老人缺少陪伴、耳根子软、个人防骗意识不强等特点,引导老人们一步步走进“奇效保健品”的暴力销售陷阱之中。
本案中,杨某组建了一支专门的“电话营销”团队通过非法收集公民个人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将有健康需求的老人开展“点对点”量身定制服务,“用心、用情、用价格优惠”推销能获暴利的保健品,引诱老人群体上当。

一、警惕不法分子以聊天、赠品、健康咨询为名被窃取个人信息不要轻易相信陌生推销员包括网络推销员,不经意间的聊天、赠品、健康咨询等形式就会将个人信息透露给不法分子;也不要在网络上大量搜索针对性信息,殊不知,骗子会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及大数据逐一筛选对每个人进行量身定制分类推销,从而一步步将你引向暴力销售陷阱。
二、不可轻信非官方机构各种以健康为名打折优惠保健品老年人身体不适或者生病,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且不可相信网络推销神奇药效的保健品。如想购买药品也要到正规药店买正规厂商药品及保健品。
终审: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