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冬日桃花朵朵开 职工增收幸福来
寒冬腊月,九团十一连职工黄梅承包的大棚温室内,桃花开得正艳,勤劳的小蜜蜂禁不住花香的诱惑,贪婪的吮吸着花蜜,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大棚里500多棵桃树,有的已花满枝头,有的含苞待放,绿色的桃叶也渐渐舒展开来……
大棚桃花的陆续绽放,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赏花踏春,大家拿着手机拍个不停,连连感叹“太美了”……
黄梅说:
这座大棚的桃树已有7年树龄,桃花开得一年比一年旺,赏花的人都是成熟季节买桃的老顾客,过几天花开得更繁盛,来的人会更多。
这几年,黄梅的老顾客越来越多,这都归功于她的绿色种植理念。
黄梅说:
大棚桃花盛开的时候,我采取的是蜜蜂授粉,之后要剪枝,疏花、施1.5吨至2吨农家肥,保证桃树有足够的养分,使桃子有较好的口感。
黄梅种的水蜜桃也叫“仙桃”,个头大、果肉甜,桃花开得早,桃子成熟也早,每亩产量约1.5吨。去年,水蜜桃一上市,许多市民前来采摘,因施农家肥桃子好吃又香甜,很快就销售完了,一个大棚的水蜜桃净收益可达3万多元。
7年前,黄梅承包了3座大棚种植水果。2018年,她采用环境智能化控制、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蜜蜂授粉、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全程无公害管理,当年5月,桃树挂果,亩产达1500公斤,加上无公害葡萄的销量,这一年,3座大棚给黄梅带来了近30万元的纯收入。靠种植大棚水果致富的黄梅第二年又承包了一座大棚,采取棚内采摘的方式进行销售,逐渐做强做大了自己的事业。
黄梅得意地说:
4月底5月初,水蜜桃成熟,每公斤卖20至30元。7月份葡萄成熟,每公斤卖40元。大棚水果错季销售,卖得是‘早、鲜、少’,经济效益高毋庸置疑。果熟时,有很多顾客来尝鲜,都说吃出了‘小时候’的味道。
近两年,九团十一连以“党支部引领、能人支撑”的发展思路,采取“支部+基地+能人+职工”的模式,大力实施富民产业开发,发展“一连一品”大棚种植产业。通过温棚与拱棚、拱棚与裸地、改造与新建、更换与改良“四个结合”,将大棚果蔬分季节、分批次上市,形成时差,既保证了市场供应,又稳定了果蔬价格,还增加了种植户收益,形成“一年三季有花、四季果蔬飘香”的设施农业发展格局。
有了团场、连队的支持引导,黄梅对未来也更加充满了信心,"打算带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带领更多职工群众种大棚果蔬,力争让设施农业成为连队职工群众增收的一大支柱。"
文图:张涛
编辑:周玲玲 审核:杨海洲
终审:冯 斌 监审:杜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