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风采丨杨克明:做胜利渠边致富的领路人
喀拉铁克山脚下
“胜利渠”边
一师二团三连
职工收入年年攀升
大伙都感激他们的老支书杨克明
杨克明在三连党支部书记、连长任上,连续干了十年。他一方面勤于学习先进技术,另一方面积极带领职工科学种植增加收入,做群众致富的“领路人”。
今年,二团三连80%的种植户实现了棉花亩效益增加200到300元。今年,杨克明引导职工群众使用“一膜三带”技术,对付土地盐碱、耗水问题,达到了少滴水多出苗,苗齐苗匀苗壮的效果。经统计,平均亩产比往年高了20公斤。
从2014年亩产360公斤到2018年413公斤,二团三连通过学习、采用新技术新模式尝到了“甜头”。杨克明说:“三连主要是关注提高棉花单产,第一是通过冬翻冬灌改变土地结构,第二是引导职工科学管理棉花,第三是改变种植结构。”
除了棉花以外,二团三连还不断探索“田+园”种植模式。面对红枣种植、销售方面的难题,杨克明不断琢磨学习,分析连队现状,制定了“三步走”战略。他说:“第一是带领职工走出去,看别人的先进管理模式,第二是疏密提干,增加红枣的品质,第三是把枣子管理好,卖出好价钱。”
红枣
实践证明,抓种植、抓管理、抓品质是有成效的。以红枣种植户李光强为例,这几年他的20亩骏枣都能高于市场均价出售。“以产量、品质来看,价格不错,收购商看的就是品质。”李光强说。
除了抓牢传统种植业,连队还帮助“致富能人”开辟养殖增收路。罗开莲是二团三连生猪养殖户,在连队提供场地、无息贷款、争取项目、规划饲料地的帮助下,利用三年时间不断壮大规模。罗开莲说:“以前十几头能繁母猪,现在50多头,连队又给了一些鼓励政策,给了饲料地,帮助很多,现在存栏一共570头猪。”
从十年前的200人发展到现在的428人,职工人均收入从13000元增长到如今的30000元,这些可喜的变化,都是杨克明和二团三连职工群众铆足了劲拼搏来的结果。
“从一开始我就一门心思想着怎样帮助职工增收致富,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职工生活水平一天天地提高,生活越来越好,我心里也非常高兴,这么多年的坚持没有白费。”杨克明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