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医疗资源辐射塔里木
(转自兵团日报)
顶级医疗资源辐射塔里木
——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新疆兵团阿拉尔医院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工作纪实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阿热依·热依哈巴提 通讯员 张芳
2月14日,走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新疆兵团阿拉尔医院(以下简称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门诊楼,大厅内人来人往。各窗口,患者自觉排队缴费、取药。
2022年7月,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项目正式启动。2022年10月,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获批第四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从项目启动到现在历时半年多,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建设情况如何?为兵团职工群众带来了哪些便利?……带着这些问题,2月14日,记者来到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进行采访。
提升诊治能力 在家门口享受国内顶尖医疗服务
“没想到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的医疗服务,前几天手臂骨折后晚上痛得睡不着觉,现在感觉好多了,手术效果我很满意,太谢谢你们了!”
就在前不久,十二团南口镇居民汤阿姨(化名)因为不小心跌倒伤及左肩,导致左上臂骨折,在家人陪同下来到十二团医院。汤阿姨已经64岁,且既往有糖尿病和房颤病史,伤后因疼痛焦虑和睡眠不良导致心率显著升高。
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副主任医师、骨科特聘主任黄兆波得知汤婆婆情况后,第一时间去床边查房,并经过仔细诊断检查后,决定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术。
当天下午,由黄兆波主刀,对汤婆婆进行了臂丛麻醉下的左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手术。手术很成功,整个手术过程约一个半小时,黄兆波及其团队对汤婆婆的骨折部位进行了完美的复位和固定。
“我从浙江杭州来到阿拉尔市的目的就是利用我的所学专业,让祖国边疆地区更多的病人享受到和大城市同等的医疗服务。”黄兆波告诉记者。
2021年1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与兵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启动,依托医院是一师阿拉尔医院,作为输出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对阿拉尔医院全面接管运营。2022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选派的第一批29位专家进驻到阿拉尔医院,分赴各科室开展工作。黄兆波便是其中一人。
据了解,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是一家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公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建院28年来,凭借一系列创新的医院管理制度和医疗服务理念,连续四年在全国绩效考核中获评A++,最新排名全国第十。
2022年来,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依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医疗技术、高端人才、科研实力和管理水平,坚持“错位发展、精准微创、问题导向、交叉融合”发展方针;落实“以病人为中心、以员工为主体”,“给您真诚、信心与爱”服务理念;紧扣“创新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思路;探索“平急、平战”结合的新时期医院建设、管理模式,不断提升数字化技术与医疗服务的深度结合,努力提升兵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据了解,截至2022年10月初,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专家入驻以来,阿拉尔医院日均门诊量达833人次,同比增长16.7%,单日最高门诊量可以达到1800人次,较既往有翻倍增长趋势,入院人次较2021年同期增长12.45%,住院病人手术人次数较2021年同期增长6.01%,让一师阿拉尔市及周边地区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了顶尖医疗服务。
填补多项空白 新引进医疗技术落地生根
过去,一师阿拉尔医院医疗资源与发达地区相比较为薄弱,此前,不少患者要不远千里跨省寻医。
“解决各族职工群众看病远的问题,是我们来阿拉尔的重要任务。”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执行院长、主任医师张雷说,要让更多的技术在阿拉尔落地生根,实实在在惠及更多疆内各族患者。
“感谢张医生,治好了我的脖子疼,现在已经好多了”2月14日,一师阿拉尔市居民华女士电话里告诉记者。
华女士是一师阿拉尔市居民,近年来,她一直被颈部反复胀痛所困扰,特别是2022年8月份开始,她的右侧颈部疼痛突然加剧。于是2022年9月份,华女士来到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超声波检查提示可能是血管瘤。
华女士住入院后,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一方面暂时予药物止痛,另一方面查了颈部增强MR,颈部CTA。针对患者病情特殊性,张雷院长召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神经外科、放射科及骨科多位专家进行了MDT讨论,最终决定由张雷院长现场指导,另外两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特聘专家联手为患者进行手术。耗时1.5小时左右,手术成功完成,术后患者颈部疼痛立刻消失,3日后安全出院。该手术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专家进驻以来开展的又一项新技术。
此后不久,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医疗副院长、副主任医师李哲勇主刀,在荧光技术的辅助下,成功为患者肖先生实施了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帮助他摆脱了9个多月腹部疼痛的折磨。
“半年来,我们在这开展了一些新技术,这些最新的技术在沿海发达城市都是常规技术,我们将借着建设兵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契机,把这些先进医疗设备和技术、诊疗理念带到这里,让这些技术理念扎根塔里木,造福南疆乃至西部各族群众。”李哲勇告诉记者。
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以提升疑难危重患者救治、科研教学、医院管理、健康服务等三级甲等医院内涵建设为重点,结合区域特点,突出微创技术诊治中心、呼吸危重症诊疗中心、肿瘤诊治中心、妇儿急危重症诊疗中心、病理诊断中心、紧急医学救援中心的建设发展。
据介绍,自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项目开启动以来,阿拉尔医院开展荧光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去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腹腔镜肝切除术等新技术新项目19项,同时,引进了南疆地区首台5g远程手术机器人,以及首台铥激光碎石系统。截至2022年10月初,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三四级手术较2021年同期增长8.5%,转外就医患者同比减少14.04%,医疗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
一项项新技术的开展进一步填补了一师阿拉尔医院医疗技术空白,也缩短了患者看病的“路”。
培养高层次医疗人才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水平
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到一师阿拉尔市,直线距离4000多公里,飞行时间8小时。尽管两地相距较远,但山海相连情谊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专家打破空间阻隔,隔空为阿拉尔医院疑难病例会诊,共搭“远程”桥。
2022年7月8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放射科与阿拉尔医院放射科顺利完成影像远程会诊系统的对接。
近日,双方通过平台完成首例病例的会诊工作。该病例为一名复杂疑难肿瘤患者,为进一步明晰诊断结果,阿拉尔医院放射科将患者详细的临床病史、CT、磁共振等影像资料上传至会诊平台,随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放射科副主任、腹部亚专业组组长邓丽萍主任医师进行细致会诊,最终将精准的诊断结果通过网络传至千里之外的新疆,为患者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临床诊断依据。
阿拉尔医院副院长、放射科主任医师戴畅说:“邵逸夫专家远程会诊,不仅为患者明确了诊断,提供了临床治疗依据,同时也是很好的教学平台,让医生得到了学习,诊断思路与技术均得到显著提升。”
2022年以来,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通过线上线下以对肿瘤病人和疑难病例常规开展多学科MDT,同时借助邵逸夫医院国际平台的优势,开展美国MAYO CLINIC的线上会诊,充分发挥邵逸夫医院总院优势,进一步完善实现邵逸夫医院优质资源的高效扩容。
同时,双方建立联合住培工作机制,陆续选派临床、医技、机关职能部门业务骨干前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进行为期3-6个的轮训,学习邵逸夫医院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目前,一师阿拉尔医院首批前往邵逸夫医院开展进修的38名骨干人员,已圆满完成学习回到自己的岗位发挥学科骨干作用,今后每年都有近50-100名各类人员前往邵逸夫医院进行人才培训。
如今,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已正式揭牌,兵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与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已建立专家常态化派驻制度、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和检验检查互认机制、医技科室技术能力同质化评价机制,充分运用5G技术,建立远程诊疗、远程影像、远程MDT会诊机制,为高质量建设兵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打下坚实基础。
张雷说:“希望未来,能够实现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管理、医疗技术、学科建设等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在阿拉尔落地生根,顶级医疗资源辐射塔里木河畔、天山南北,让更多的各族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内顶尖医疗服务。”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