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信息公开详细
索引号: jsj-2021-00252 发布机构: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生成日期: 2021-09-01 废止日期:
文 号: 主题分类: 规划计划
关键词:

宣传《节能降碳,绿色发展》

节能降碳,绿色发展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6个部(委)统一部署,今年8月23日至8月29日为全国节能宣传周。今年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是“节能降碳,绿色发展”。

        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零碳”和“碳中和”的气候目标。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

        碳达峰是指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会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碳达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巴黎协定》中指“缔约方旨在尽快达到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峰值”。国际上碳达峰中“碳”的口径一般指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6种温室气体(按二氧化碳当量计量),主要来源于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活动、废弃物处理、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等5大领域。生态环境部下发的省级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南中碳达峰口径是指能源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座谈会上提出碳达峰口径为全部的二氧化碳。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

       

        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巴黎协定》中指“温室气体源的人为排放与汇的清除之间的平衡”。“汇”一般指从大气中清除温室气体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如森林等碳吸收活动,碳捕集吸收活动,碳捕集封存利用(CCUS)等。

        建筑领域近期行动要进一步明确电气化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以持续提高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继续完善家电能效标准和标签计划,纳入智能技术以实现系统节能;通过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和高效生物能利用,逐步淘汰农村住宅煤炭使用;通过开发小型商业建筑,减少对大型商业建筑的依赖,鼓励使用自然通风和照明等被动技术;部署智能技术,以改善需求侧响应和电网灵活性。长期战略是碳排放快速达到峰值,到2050年排放比2015年减少约90%;到2050年约75%的建筑用能通过电力供应,中国北方城市的大多数集中功能系统实现脱碳;通过翻新和/或使用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延长建筑使用寿命,降低建筑的隐含能耗;在持续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控制建筑总量的规模。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