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00000-2024-00068 | 发布机构: | |
生成日期: | 2024-02-20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统计信息 | |
关键词: |
2024年一师《塔里木统计》第七期(2023年1-12月建筑业分析)
师市建筑业稳步增长 市场后劲发展不足
—— 2023年1-12月第一师阿拉尔市房地产业生产情况简析
在师市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师建筑企业克服经济下行、房地产市场发展趋缓和原材料上涨等多重困难,积极开拓市场、大力推进企业提质升级。2023年全师建筑业总产值实现稳步增长,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经营形式持续向好,为全师经济稳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建筑业企业基本情况
截止四季度,师市共有资质建筑业企业55家,较去年同期新增建筑业企业9家。1-本季签订合同额212.66亿元,同比下降3.43%,其中上年结转合同额117.84亿元,同比增长38.62%,本年新签订合同额94.82亿元,同比下降29.87%。
二、建筑业生产特点
(一)建筑业总产值稳定增长,建筑工程发挥支撑作用。1-本季师市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4.49亿元,同比增长16.72%,在兵团排名第四,比上年同期下降5.57个百分点。其中,四季度当季完成产值25.49亿元,同比增长17.06%,比上年四季度提高31.49个百分点。
分构成看,建筑工程产值107.13亿元,同比增长15.44%,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为93.58%,是建筑业总产值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安装工程产值7.24亿元,同比增长39.11%;其他产值0.11亿元,同比增长43.72%。
分单位看,建筑业总产值排名前五的单位为:三五九建筑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9.34亿元,同比下降7.18%;新城建筑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8.14亿元,同比增长59.96%;中铁二十一局实现建筑业总产值8.04亿元,同比增长841.23%;南口建司实现建筑业总产值6.18亿元,同比增长60.22%;起顺建司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91亿元,同比增长9.36%,五家企业共完成建筑业产值77.61亿元,占一师建筑业总产值的67.79%,拉动一师建筑业增长104.46百分点。
(二)建筑业企业个数不断增加,新入库企业拉动明显。近年来,师市党委、政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支持政策,助力企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批外埠企业落户师市。截止2023年年底全师有资质内建筑业企业55家,同比增加9家,完成建筑业产值1.49亿元,拉动师市建筑业增长9.09个百分点。其中,有工作量的企业54家,比上年同期增加6家。
(三)新签合同额下降,市场后劲发展不足 。2023年,全师资质内建筑企业签订合同总额212.66亿元,同比下降3.43%,相比上年同期回落32.9个百分点。其中上年结转合同额117.84亿元,同比增长38.62%,本年新签订合同额94.82亿元,同比下降29.87%,新签合同额相比上年同期回落33.89个百分点,本年新签签订合同额的大幅回落不仅不利于企业的稳定经营,更不利于全师建筑业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也表明全师建筑业市场发展后劲不足。
三、建筑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建筑业发展后劲不足。2023年师市建筑业虽然呈稳步增长态势,但通过本年新签合同额不难看出,建筑业发展后劲不足,本年施工项目大部分属于去年签订的合同额,2022年因疫情影响,师市三、四季度建筑业施工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因此结转了大量的工程,而本年新签合同额94.82亿元,同比下降29.87%,本年新签合同额是建筑业总产值的重要先行指标,本年新签合同额下降,意味着建筑业企业承揽的工程减少,2024年结转的能施工的合同额相应较少,将导致建筑业后续发展压力增大。
二是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目前,师市建筑业企业以承揽房屋建筑、高标准农田和水利类项目为主,其中能开展水利类施工项目的企业目前有3家,这三家企业在本年新签合同额均呈现正增长,而能从事其它特色工程建筑的施工企业较少,跨领域施工能力不强,经营范围较窄。全年师市1/2以上的建筑总产值集中在房屋建筑业;在55家建筑业企业中,主营业务基本是市场趋于饱和的房屋建筑业,随着师市房地产新开工项目建设,现有项目的大面积竣工,师市建筑业将快速下滑,意味着师市建筑企业多元化发展和加快转型升级亟待加快。
四、对策建议
(一)积极开拓师市外市场,加快企业转型升级。要加大开拓市场的力度,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开拓外地建筑市场为扩展方向,制定鼓励政策,为外出施工企业提供更优良的服务。
(二)鼓励企业转变经营思路,积极开拓市场多元发展。目前师市建筑业企业以传统的房屋建筑施工为主,应积极转变经营思路,尽快调整市场方向,向桥路工程、装饰装修、电力能源等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发展,参与交通等大型公共基础等项目建设,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提高建筑企业资质等级,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三)进一步规范建筑业市场,引导企业有计划发展。要加大对建筑市场的监管力度,同时下大气力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的工作力度,减轻企业压力。指引支持企业以独立承包或联营合作等方式参与优质项目,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省内外承包市场竞争。同时,建筑企业自身也还需要不断加强质量意识,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进行“绿色建筑”,建立完善的保质创优管理体系,不断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建筑产品。
师市建筑业稳步增长 市场后劲发展不足
—— 2023年1-12月第一师阿拉尔市房地产业生产情况简析
在师市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师建筑企业克服经济下行、房地产市场发展趋缓和原材料上涨等多重困难,积极开拓市场、大力推进企业提质升级。2023年全师建筑业总产值实现稳步增长,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经营形式持续向好,为全师经济稳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建筑业企业基本情况
截止四季度,师市共有资质建筑业企业55家,较去年同期新增建筑业企业9家。1-本季签订合同额212.66亿元,同比下降3.43%,其中上年结转合同额117.84亿元,同比增长38.62%,本年新签订合同额94.82亿元,同比下降29.87%。
二、建筑业生产特点
(一)建筑业总产值稳定增长,建筑工程发挥支撑作用。1-本季师市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4.49亿元,同比增长16.72%,在兵团排名第四,比上年同期下降5.57个百分点。其中,四季度当季完成产值25.49亿元,同比增长17.06%,比上年四季度提高31.49个百分点。
分构成看,建筑工程产值107.13亿元,同比增长15.44%,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为93.58%,是建筑业总产值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安装工程产值7.24亿元,同比增长39.11%;其他产值0.11亿元,同比增长43.72%。
分单位看,建筑业总产值排名前五的单位为:三五九建筑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9.34亿元,同比下降7.18%;新城建筑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8.14亿元,同比增长59.96%;中铁二十一局实现建筑业总产值8.04亿元,同比增长841.23%;南口建司实现建筑业总产值6.18亿元,同比增长60.22%;起顺建司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91亿元,同比增长9.36%,五家企业共完成建筑业产值77.61亿元,占一师建筑业总产值的67.79%,拉动一师建筑业增长104.46百分点。
(二)建筑业企业个数不断增加,新入库企业拉动明显。近年来,师市党委、政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支持政策,助力企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批外埠企业落户师市。截止2023年年底全师有资质内建筑业企业55家,同比增加9家,完成建筑业产值1.49亿元,拉动师市建筑业增长9.09个百分点。其中,有工作量的企业54家,比上年同期增加6家。
(三)新签合同额下降,市场后劲发展不足 。2023年,全师资质内建筑企业签订合同总额212.66亿元,同比下降3.43%,相比上年同期回落32.9个百分点。其中上年结转合同额117.84亿元,同比增长38.62%,本年新签订合同额94.82亿元,同比下降29.87%,新签合同额相比上年同期回落33.89个百分点,本年新签签订合同额的大幅回落不仅不利于企业的稳定经营,更不利于全师建筑业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也表明全师建筑业市场发展后劲不足。
三、建筑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建筑业发展后劲不足。2023年师市建筑业虽然呈稳步增长态势,但通过本年新签合同额不难看出,建筑业发展后劲不足,本年施工项目大部分属于去年签订的合同额,2022年因疫情影响,师市三、四季度建筑业施工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因此结转了大量的工程,而本年新签合同额94.82亿元,同比下降29.87%,本年新签合同额是建筑业总产值的重要先行指标,本年新签合同额下降,意味着建筑业企业承揽的工程减少,2024年结转的能施工的合同额相应较少,将导致建筑业后续发展压力增大。
二是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目前,师市建筑业企业以承揽房屋建筑、高标准农田和水利类项目为主,其中能开展水利类施工项目的企业目前有3家,这三家企业在本年新签合同额均呈现正增长,而能从事其它特色工程建筑的施工企业较少,跨领域施工能力不强,经营范围较窄。全年师市1/2以上的建筑总产值集中在房屋建筑业;在55家建筑业企业中,主营业务基本是市场趋于饱和的房屋建筑业,随着师市房地产新开工项目建设,现有项目的大面积竣工,师市建筑业将快速下滑,意味着师市建筑企业多元化发展和加快转型升级亟待加快。
四、对策建议
(一)积极开拓师市外市场,加快企业转型升级。要加大开拓市场的力度,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开拓外地建筑市场为扩展方向,制定鼓励政策,为外出施工企业提供更优良的服务。
(二)鼓励企业转变经营思路,积极开拓市场多元发展。目前师市建筑业企业以传统的房屋建筑施工为主,应积极转变经营思路,尽快调整市场方向,向桥路工程、装饰装修、电力能源等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发展,参与交通等大型公共基础等项目建设,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提高建筑企业资质等级,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三)进一步规范建筑业市场,引导企业有计划发展。要加大对建筑市场的监管力度,同时下大气力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的工作力度,减轻企业压力。指引支持企业以独立承包或联营合作等方式参与优质项目,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省内外承包市场竞争。同时,建筑企业自身也还需要不断加强质量意识,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进行“绿色建筑”,建立完善的保质创优管理体系,不断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建筑产品。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