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十三团>新闻动态>通知公告>详细内容

抢抓农时不负春--十三团春耕备播准备足势头强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3-26 10:34:45 浏览次数: 【字体:


眼下既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也是春耕备播的关键时节。

十三团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有序推进春耕生产,确保疫情防控与春耕备播“两不误、两促进”。

广袤的幸福镇大地,一幅幅‘人勤春来早,农户春播忙’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和煦的春风、明媚的春光、花红柳绿的大地……在塔里木河上游南岸的十三团处处感受着大美春光。伴随着集铺膜、点种、覆土“一体化”的棉花播种机“轰隆轰隆”作业声,一行行笔直的“玉带”向远处延伸。日前,在十三团一连,棉农们正忙着播种棉花,勤劳的十三团干部职工已经奏响了“疫情防控”与“春耕生产”的交响曲。

农业培训,及时给予技术支持。

手机屏幕上,全国人大代表、道德模范、该团11连“两委”尤良英的抖音短视频火了,许多枣农纷纷关注她,收看学习红枣疏密提干种植技术;田间地头,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蔡勇正在指导群众修剪苹果树。线上“面对面”提技能、线下“手把手”作指导,是该团为切实解决职工群众春耕中的“疑难杂症”,为种植户“传经送宝”、保障春耕顺利进行的重要举措。

 在抓紧抓实团场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该团严把农事节令,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组织成立了果树、棉花、畜牧养殖等三大产业农技专家服务队,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抓紧抓实果树、棉花等春耕备播技术培训指导,积极引导专业合作社和承包户分时下园下地、分散干活,确保春耕生产的技术服务不断档、不缺位。

农资供应,提供充足物资保障。

春耕时节,农资保障是关键。该团十二连职工蔡红友喜笑颜开地说:“党支部提前为我们老百姓预定了农资并送货到家门口,这下,我一点也不发愁了。”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该团有相当一部分承包户未能及时订购上春播农资,为统筹做好无储备农资承包户春播农资储备工作,该团要求各基层连队对所有承包户进行农资储备统计,综合研判,与一师供销公司、团内农资销售商户和农机户对接协调,提前进行农资备货,畅通进货渠道,开展农资联合配售服务,快速响应,送货上门。蔡红友只是全团近百名未储备农资承包职工中被团党委关心爱护的一个缩影。吃下“定心丸”的全团各承包户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了。在疫情防控期间,为解决农户农资供应难题,该团开辟农资运输绿色通道,采取连队集中购买、专人专车代购、农资商户配送到连队等方式,服务春耕生产。目前,该团春耕市场农资储备物资丰富,能够满足春耕生产需要。

绿色发展,着力化解田间“白色污染”。

“你看嘛,再不清理回收,这些地膜都和土壤连接成块了。”3月23日,正在棉田捡拾残膜的十三团六连承包户李金宝告诉笔者,废旧地膜在土壤中形成隔离层,既影响肥效,又影响棉花生长。他今年种植42亩棉花,每年他都利用农闲时节,争取把残膜全部清理干净,确保播种顺利进行。


据了解,废旧地膜在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残存期达20年以上,如不及时清理回收,土壤中的残膜量会逐年积累,直接破坏土壤原有的结构,降低耕地质量,导致农作物减产。而且大量废旧地膜随意弃置,大风刮过后,地膜被吹至房前屋后、田间、树梢,影响团场环境美观,造成“视觉污染”,直接影响团场环境卫生。该团多年来一直把加强地膜回收工作作为绿色发展的首要任务,在不断更新残膜回收机械、最大限度地增加残膜回收率的基础上,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措施和检查考核机制,强化监督检查,着力化解田间“白色污染”。

安全生产,保证春耕有序推进。

“我们必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检验,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落实检审验工作责任,所有机具一律到规定的场所检验,确保机具联动正常,无安全隐患;进一步规范检验标准,确保检验质量,对参检的拖拉机一律要“人、机、证、保单”齐全,对达不到要求的拖拉机,要求其整改后重新检验,对无牌无证、假牌假证或挪用、转借号牌等行为一律不予年检,并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罚,责令恢复……”在今年的春耕备播部署会上,十三团党委书记、祁裕的讲话掷地有声。该团在抓好春耕农机安全检查的同时,还强化对广大职工群众的安全教育,通过广播,悬挂横幅、召开会议、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加强交通安全、居民群众日常用电、用气、用水、防火及农药使用等方面的安全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安全有序的


正值农耕好时节,十三团正科学有序地开展春耕生产工作。截至目前,这个团完成果树整枝修剪施肥和病虫害防治近13万亩,完成棉花和水稻等农作物春灌面积近18万亩,春耕春播工作正有序展开,全团31万亩耕地已经枕戈待旦为职工群众实现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