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生大丰收 结出致富“金豆豆”
“今年花生大丰收,市场行情好,每公斤(脱壳)卖到7块多,我们这160亩地已经联系好了客商,至少能卖三四十万元……”9月18日,秋风送爽,田野碧绿,一大早人们就吆喝着下地了。花生被完整地从地里“端”出来,一串白白胖胖的花生就露出来了,壳上带着一层泥土,像是裹着一件外衣遮住丰腴的体态。十四连种植户李涛和钟明清抓起花生藤,查着个数,看着上面的花生颗颗饱满,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
“花生耐干旱、耐贫瘠,又适合在我们这种沙质土里生长,你看,这籽粒多饱满,一亩能打四五百公斤(不脱壳),好政策遇上好年景,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幸福……”十四连职工钟明清喜笑颜开的说。
偶有花生从蔓上跌落,钟明清赶紧捡到桶里,做到“颗粒归仓”,这可是农家人的宝贝,出不得半点马虎。看着密密实实的一大串果实,大的,小的,胖的,瘦的,双生的,三胞胎的……大家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咱们这光照充足、气候适宜,不仅适合种植水果,出产的花生也是粒大饱满、香甜可口、含油量和油酸高,非常适合生食及深加工。”十四连两委李艳说。
在今年的花生生产中,李涛等种植户主要引进皖花2号,广泛运用干播湿出、化学除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一整套新技术,全程协调农机进行机械化种植。
“我们的农机种类有很多,针对花生、土豆、红薯等根生植物的采收机器有两台,按照每亩地200元的价格作业,一天大概有16000元收入。整个三秋收获季下来,还是能赚不少钱的。”农机老板谢明亮说。
眼下,团镇所有花生采收已经开始,预计在9月底结束采收。近年来,十一团党委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为导向,引导支持职工群众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在大力发展优质小麦、杂交玉米的同时,扩大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种植,总面积达到5000多亩,年产值约840万元。
终审:十一团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