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团甘泉镇:生态补水为2万亩胡杨林“解渴”
为积极推进生态修复,解决胡杨林干旱缺水问题,三团甘泉镇积极协调上级相关部门,争取224万方生态水,为2万亩胡杨林“解渴”。
喀什噶尔河在三团境内蜿蜒80多公里,河两岸成簇成片的野生胡杨植被茂密,近年来,由于上游来水量减少,生态用水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植被退化,胡杨生长也受到很大影响。
随着生态修复工作有序推进,三团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力度,利用每年汛期对辖区天然胡杨林等公益林进行引洪灌溉,并辅以人工播撒树种、围栏封植等措施,不仅人工林长势逐年优化,胡杨林也重现生机,动物活动轨迹增多,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流域生态系统保护成效显著,生态屏障作用进一步凸显,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去年首次实施生态补水后,胡杨林及植被受益面积达3万亩,相对前年,树木长势明显好转,经现场调查,林下植被种类明显增加,胡杨幼苗多处萌发,生态得到有效改善。今年以来,三团农发中心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积极争取生态补水,截至目前,已完成生态补水224万立方。下一步,我们将落实生态补水期的管水、用水和生态监测等各项措施,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作用,促进生态越来越好。”三团农发中心工作人员丁洋洋说。
今年三团首次在沙漠戈壁上铺设滴灌带,黑色的滴灌带犹如一条条毛细血管般铺设在沙漠与戈壁之上,为胡杨和野生灌木“输血”,喝到生态水的胡杨、红柳等植被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一片片、一簇簇的绿色,星罗棋布的点缀在沙化土地上,耐盐碱的植物红柳、骆驼刺、芦苇形成了片片“绿洲”,昔日干枯缺水的胡杨林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作为土生土长的三团人,闲暇之余,李予磊都会带着家人来胡杨河边散步,今日发现水位上涨,河边环境更优美了。“生态补水后的喀什噶尔河,绿树成荫、水草丰茂、空气新鲜,非常适合带着孩子游玩。”李予磊说。
如今的三团甘泉镇,河阔水长,植被茂密,草长莺飞,绿意盎然,随着生态旅游不断开发完善,筑起了人人保护生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