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日送一百多桶水,他用双肩扛起生活的希望
新春佳节临近,第一师阿拉尔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又一次出发,深入基层,带您一同领略美丽阿拉尔的新成就、新气象,以及各地群众欢度佳节的祥和图景,与您一同感受节日里普通人的欢喜、期盼、坚守和奉献。2020年《新春走基层》今日开栏,敬请关注。
今天
小编带大家认识一位送水工人
听听他努力奋斗的故事
1月10日早晨,天气格外寒冷。送水工洪波8:30准时来到水站,将十几个灌装水桶逐个装到电动三轮车上,然后拿上写满客户电话、住址的送水单,准备挨家挨户送往目的地。洪波送水范围主要是塔里木大学居民家庭和附近的小区。
为了不耽误洪波送水,记者坐在他的三轮车上,开始了一路的采访。
在阿拉尔市打工的送水工洪波,父母已经过世,有几个哥哥和姐姐还在河南老家务农。在他的描述中,家乡过年的时候特别热闹。来阿拉尔市打工已经3年了,3年春节他都没回家,“因为过年还有人要打电话叫水,没人送不行。”
在阿拉尔市,洪波每天骑着电动三轮车早出晚归,走街串巷。他扛着近20公斤重的桶装水,2分多钟就从底楼爬上了没有电梯的6楼。
阿拉尔市每天生产桶装水的数量记者无从知晓,但这些水绝大多数都要靠送水工送到客户手中。
“洪波一直挺忙的,只有中午吃饭的时候能在水站里呆上半个小时。”水站派单员告诉记者。虽然只有44岁,可岁月沧桑已经在洪波的脸上留下了不少印痕。“每天一般要送100多桶水,忙到晚上10点以后很正常。最近几天活儿多,晚上11点才结束。”翻开水站的记录本,随便找几条记录:1月8日,116桶水;1月9日,119桶水。洪波一天完成的送水量相当惊人。
都说送水是个力气活,这话不假,洪波送水的头两年,力气比现在大。每天送水量大,洪波不怕,有点吃不消的是老楼房的6楼居民要两桶水。“经常中间要在三四楼歇歇脚,否则真有点吃力。”洪波一边说,一边从兜里掏出一叠送水单,指着其中一张塔里木大学某号楼602室的送水单说。
前两天,天气寒冷,洪波感冒了。因为连续奔波送水,洪波在三九天都是整天汗流浃背的,可一走进暖气十足的楼房内,就感觉浑身不对劲,脱掉一件衣服后从楼里出来返回到街上,温度一下子降低,就感冒了。不过,洪波没请假,一来水站只有3个送水工,断档不行,二来送一桶水才有一桶的钱,不能停。
从桌子上拿起一盒感冒药,吃了4片,洪波又匆匆出门干活去了。
(文:江珊)
编辑:万 婷 责编:冯 斌
审稿:钱素玲 监审:杜新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