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企业动态>详细内容

聚天红果业公司“深化改革 破茧成蝶”

来源:聚天红果业 发布时间:2021-08-20 12:56:13 浏览次数: 【字体:


新疆阿拉尔聚天红果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聚天红果业”)成立于2012年9月6日,注册资金14318.42万元,是兵团、师市林果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聚天红果业由于经营定位不准,市场开拓措施不力,在红枣价格连年下跌的情况下应对乏力,生产经营持续亏损,同时盲目投资规模过大,短贷长投,身陷拆借、还贷的泥潭,到2018年短短几年间,聚天红果业几乎走到了资不抵债的边缘。

改革,已经成为了聚天红果业的唯一出路。自2018年9月以来,聚天红果业不断深化改革,加大四个一批”处置力度,累计注销、退出、转让企业19户;通过股权转让、资产处置以及清欠回笼资金2348.6万元,通过改革“瘦身”、资产变现、清欠、盘活存量等方式偿还了2310万元的历史债务。在改革“瘦身”的基础上创新商业模式,开展新型业务,红枣集中交易、仓储物流、仓单质押、期货仓单注册等业务量飞速增长,营业收入不断攀升,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构建起“龙头企业+合作社+职工”的利益联结机制。截至2021年上半年,聚天红果业实现扭亏为盈。

一、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企业活力

(一)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1.聚天红果业成立之初,公司股东由师市16个团场以及城投公司组成,其中城投公司代表师市出资,为第一大股东。13名董事会成员和7名监事会成员大部分由各团镇分管团领导组成,组织召开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非常困难而且履行职责不到位,形同虚设。

聚天红果业根据师市团办企业改革精神要求,将14个团镇持有的股权划转至阿拉尔市西北兴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对股权结构进行优化,股东缩减为4个,同时召开股东会,改选了董事会和监事会。目前,聚天红果业董事成员3人,监事会成员3人,董事会、监事会能够更加精干高效履行职责。

2.深入推进董事会选聘职业经理人改革。董事会改选后,为优化公司高管人选产生方式,建立与市场接轨的职业经理人制度,聚天红果业制定职业经理人管理办法以及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履行董事会选聘职业经理人职责,市场化选聘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1名,率先在一师实现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担任总经理及副总经理。

(二)深化三项制度改革

1.2019年,聚天红果业启动中层管理岗位竞争上岗改革,对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全员解聘,完善相关人事管理制度,引入和强化竞争激励机制,营造优胜劣汰、择优聘任、鼓励创新的用人环境,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公司有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2019年至2021年,公司每年组织一次中层管理岗位竞争上岗,通过竞争上岗,累计有12名员工被聘用为中层管理人员,有2名中层管理人员降级使用,真正实现了人员“人员能上能下”。

2.改革以前,聚天红果业全员实行“年薪制”,公司员工的年薪根据职位层级系数按公司主要领导年薪进行折算。公司员工薪酬缺乏考核机制,“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员工工作缺乏积极性,这样的薪酬制度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为进一步完善公司薪酬制度,优化“岗位+绩效”薪酬绩效制度,聚天红果业针对职能部门以及生产经营单位分别制定了绩效考核以及经营业绩考核管理办法,细化月度绩效考核指标,实行月月考核,月月兑现,实现员工“收入能高能低”,充分激发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心。

3.扎实开展“六定”工作,实现机构高效运行、岗位职责明确、人员因岗选聘,增强企业活力,提升企业效益、增加员工收入,形成更高质量投入产出关系。自2020年以来,公司推进员工公开招聘工作,从师市内上市公司、社区等其他行业引进人才11人,为公司员工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优化管理队伍结构

二、找准企业经营定位,做大做强主业

聚天红果业新的党委班子和经理层到位后,以发现问题为导向,通过深入调研,认真分析当前红枣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盘活红枣交易市场以及改造业务模式为突破口,找准了聚天红果业的经营定位——在师市林果业上“引领产业发展、引导产业升级、引领农业产业化”。

2015年-2017年期间,聚天红红枣交易市场整体承包给沧州团队运行,由于承包人运行不规范,体制机制不顺,未能发挥出红枣交易市场平台作用。聚天红果业党委将盘活交易市场为突破口开始转型,重新设计造血功能,深化与阿克苏农商银行合作,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积极创新开展仓单质押业务,由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科技公司提供仓单质押数据结算平台、聚天红交易市场提供仓储和流转平台,以仓单质押为重点,搞好红枣交易服务平台,为促进公司良性发展打下基础。

2019年至2021年上半年,聚天红果业红枣交易市场累计进场集中交易商品枣10万吨以上,交易额突破6亿元,仓单质押红枣3万余吨,为师市红枣加工厂(合作社)提供资金1亿元。聚天红红枣交易市场为全国客商提供、发布红枣供求信息,进行远程买卖对接,为枣农、客商等提供仓单质押,提供收购资金的服务产生了一定社会效应,和田、喀什、图木舒克等地红枣也大量进入市场交易,辐射南疆的影响力正在体现。

三、创新商业模式,引领林果业发展

聚天红果业抓住红枣期货将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的机遇,利用交易市场基础设施优势积极申报红枣期货交割库。2019年4月24日,聚天红果业正式成为郑商所指定全国14家红枣期货交割库之一。依托红枣期货交割库,创新开展仓单质押、仓单收购、仓单销售业务,将来还可以开展套期保值、仓单融资等业务。通过创新开展业务,在种植、收购、加工、仓储、物流、销售及品牌创建各个环节上来引领一师林果业的发展。

1.2021年聚天红果业牵头成立的九州果品合作联社在师域团镇开展红枣订单农业项目,示范地点为 11-14团。2021年以签订订单面积2.4万亩,预计可收购原料枣1.2万吨,100%实现就地加工,商品枣率80%以上,新增红枣期货标准仓单3600吨。可带动师市500户枣农、5-10家红枣加工合作社(企业)增收,种植收购环节提供2万人次个劳务用工,加工销售环节提供就业岗位200个以上。

2.公司围绕供应链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公司重大项目建设,为公司产业链延伸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推动师市红枣产业发展。一是不断完善加工工艺和管理水平,投资500余万元对4个厂的加工设备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的升级改造,进一步提高产能、降低成本,实现农产品加工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二是累计投资2000万元公司对3座敞开式交易大棚进行升级改造,2021年已经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仓储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新增冷库面积12600,新增库容8000吨。

3.充分发挥红枣期货交割库平台作用。2019年以来,聚天红果业加强与本地红枣加工企业(合作社)的业务合作,组织本地红枣加工企业(合作社)积极注册红枣期货标准仓单。其中2020年注册红枣期货标准仓单245张、2021年361张,占全国标准仓单总数的30%以上,在全国14家红枣期货交割库中排名第一,提升了本地红枣产业的话语权。

4. 2020年10月,公司质检中心正式通过兵团市场监督管理局认证,获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为公司红枣期货交易工作、仓单质押工作及师市各红枣企业推行标准化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极大地提升师市乃至南疆地区的红枣质量安全监督检测能力,为红枣质量追溯体系建立和“塔里木河”公共区域品牌保护提供技术支持。截至目前质检中心检测仓单质押、红枣期货交割业务480余次,检测总量达16000余吨,实现检验收入26万元;期货检测业务275次,期货检验总量3600余吨,出具期货检验合格报告104份。

聚天红果业利用红枣期货上市时机,大力推广红枣期货交割标准,与一师果业协会共同宣传红枣期货交割标准来倒逼加工标准、种植标准,加强市场反馈机制,将信号传递到加工、种植环节,从而引导枣农种植好枣,以质量求发展。

通过深化改革,聚天红果业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现在,聚天红果业交易市场呈现一片繁忙景象,全国各地及周边的期货公司、金融机构、红枣加工企业及收购商纷纷前来聚天红果业公司商谈合作、寻找商机。


终审:国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