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为生命护航 | 第一师医院春节期间门急诊接诊4195人 开展急诊手术20台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2-25 18:15:29 浏览次数: 【字体:


 春节,在万家团圆的时刻,第一师医院的医护人员坚守岗位,放弃了与家人团聚,成为“不归人”,默默坚守在医疗岗位上,为各族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2月11日至17日春节假期7天,第一师医院门诊接诊量为3656人,急诊接诊539人(其中大年初一24小时接诊88人),开展急诊手术20台,产房共接生23名(数据含顺产、剖腹产)新生儿,核酸采集点为各族群众开展核酸检测15088份,检验科检验各类标本44343份……

 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医护人员为患者的健康辛苦付出。

 胸痛中心为患者开启“救心高速公路”

 2月11日(除夕)16时45分,正是准备年夜饭的时候,第一师医院胸痛中心医护人员却已在导管室就位,对即将开始的手术做着准备。

a3fc0632e205474ab9c4d3a7473e04ff.jpg


 一位从团场医院转来的急性下壁心梗患者已送至第一师医院,需行心脏介入手术,手术由第一师医院心脏中心主任、胸痛中心主任茶春喜教授对急诊手术进行监台,胸痛中心救治团队立即开展手术,及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手术衣加铅衣(重约10公斤)加医用防护服,等手术结束时,医生的手术衣已全部打湿。

 2月11日至17日,胸痛中心救治团队黄春、马鹏超、梁晶星3位副主任和刘忠杰、穆太力谱2位医生陆续开展了6台手术,均是从基层医院和医共体分院转来的患者,经过急诊手术后,目前6位患者病情平稳,各项生命体征已恢复正常。

 第一师医院于2017年通过了“中国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一直把救治南疆各族群众的生命作为己任,建起一条急性胸痛患者救治的绿色“高速路”,最大限度地减少误诊、漏诊,避免过度医疗,缩短治疗时间,有效降低了死亡率。目前,第一师医院“胸痛中心”救治率达99%,受到了各族群众的好评。

 救治“沉默的杀手”——深静脉血栓

 除夕、初一、初二……陆续9名深静脉血栓患者送至第一师医院,这个春节让普外科二病区血管介入团队非常忙碌。

 病情较为严重的是2月14日(大年初三)转院至第一师医院的患者哈尼克兹·艾麦尔,1月底因胸闷胸痛送至当地医院治疗,缓解后遂出院,谁知过年期间又出现了胸闷胸痛,并且比之前的不适感更严重,当地医院查明患者的病因是深静脉血栓导致的肺栓塞,病情已非常紧急,立即转至第一师医院救治。

3eceabd4f5454c4ba73a5663ebbf9ba0.jpg


 “患者肺动脉的主干及分支均已堵塞,如不立即给予手术将有生命危险。”普外科二病区主任刘顺顺说。

 14日晚上患者到达第一师医院,15日凌晨普外科二病区医疗团队立即给予开展了“肺动脉造影+肺动脉溶栓+碎栓术+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经过两个多小时,患者终于转危为安。

 刘顺顺主任提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除少数能自行消融或局限于发生部位外,大部分会扩散至整个肢体的深静脉主干,引起下肢肿胀,严重的可导致肺栓塞,肺栓塞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呼吸困难、胸痛等,重者可表现为休克、甚至猝死。此次开展的9台急诊手术均为深静脉血栓患者,大家在过年期间也要注意活动,不要使下肢长期不活动,做好疾病预防。

解除大脑“不定时炸弹”

 2月17日凌晨,图木舒克市57岁患者颜琳微因头部剧烈疼痛,收治当地医院,经查为颅内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紧急转至第一师医院。

 第一师医院神经介入团队王和功主任、杨慧东副主任立即为患者开展了急诊手术“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术”,及时挽救了患者生命。

 当日,为患者颜琳微治疗后,神经介入团队又开展了两台手术,才结束了当天的工作。

 王和功主任介绍:颅内动脉瘤多为发生在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三。颅内动脉瘤我们又叫“不定时炸弹”,动脉瘤破裂后的致死、致残率极高,而再次破裂的死亡率更高!及时手术是避免动脉瘤破裂及再次破裂的关键!

 

62d36c9f28674f5988d55d1098b8d424.jpg


 疾病不分节假日,以上只是春节期间第一师医院医护人员为生命坚守的一个缩影,还有许许多多白衣天使肩负患者的生命健康,坚守岗位默默奉献、无怨无悔,无论何时他们总是把患者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只因这是白衣天使的责任和使命。

(胡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