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十年 | 风沙吹不走的人
——第一师医院对口援建十四师皮山农场医院侧记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3-27 12:28:01 浏览次数: 【字体:


d5fa8881552d40ea8c6f8f7d3097fb94.jpg

2024年,门诊总诊疗同比增长13.63%,床位使用率86.39%,二级手术量增长67.7%,转诊率同比下降17.1%……第十四师皮山农场医院在第一师医院对口援建后,近10年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皮山农场乡村振兴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的援建情

 

新疆大地广袤壮美,但素有“死亡之海”之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流沙挡路、风沙怒号,山川纵横的昆仑雪线上氧气稀薄如生命禁区……这片土地上的艰苦,难以言尽。然而,第一师医院对口援建皮山农场医院的专家们,满腔热情,毅然奔赴这里,助力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书写一幕幕真情付出、微光成炬的精彩篇章。

2024年4月7日23点,第一师医院普外科一病区主治医生陈斌带领4名队员坐上阿克苏市开往皮山县的绿皮火车,第二天9点下了火车,随后坐了半小时汽车到达皮山农场,这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属于兵团昆玉市,挨着和田。
    毕璐洁、张贝贝和张玉芝带着家人准备的防晒喷雾、防晒霜、防晒衣到达皮山农场时发现,这里更需防的是风沙。
    4月10日,他们顶着风沙去皮山农场医院上班,就被路上呛嗓子的沙土、灰尘震撼住了。这儿遍地都是沙,沙子粘在地上、红枣上、胡杨叶子上。一刮沙尘暴,沙子就往他们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里钻,这里年均沙尘天气超过一半。
    领队陈斌虽然从小在阿克苏市长大,但到了皮山农场,经常看见过天边慢慢逼近的沙墙和在风中打转的沙子。陈斌说,这是一种景观,让整个世界呈现出黄色。
    “如果这里没有困难,要我们来干什么?”陈斌对队员们说,到这儿之后,他们反而找到了久违的价值感。

 

让居民在健康路上奔小康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第一师医院通过“传帮带”提升乡村卫生院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基层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幸福感


cf8363cafe5c4258b7e60c7c2bade93d.jpg

第十四师皮山农场是兵团最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团场之一,皮山农场医院在管理、医疗技术和服务还有待于提高。农场内不少患者宁愿跑到200公里外的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看病,也不到农场医院看病是常态。
    为解决当地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第一师医院落实兵团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引导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基层延伸覆盖的总体部署。2015年8月9日,“第一师医院皮山农场分院”在皮山农场揭牌,第一师医院将专家、技术、服务、管理“带土移植”到农场医院。
    2月10日上午,51岁阿瓦妮莎·麦麦提(化名)劳作时突然感到腹部剧烈疼痛,虽然1个多月来,腹部一直隐隐作疼,因为忙碌并没太当回事,“这次疼痛又一次袭来,有些呕吐,开始想着像以前那样忍忍就能过去。”中午在家休息时,她的腹疼越来越严重,满头大汗觉得难以坚持。
    家人赶紧把阿瓦妮莎·麦麦提送至皮山农场医院,原本想着先做些检查打个针吃些药就行,但检查结果出乎意料。“胆囊增大,胆壁明显增厚,腔内数个类圆形高密度影,周围渗出性改变,与周围肝脏及肠管等界限不清楚。”皮山农场医院挂职副院长陈斌回忆说,诊断患者为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必须紧急进行手术。

28fffe52bbc0428181aaa3f5d5483f42.jpg

术中发现患者的病情远比想象复杂,陈斌发现患者胆囊与大网膜及周围肠管粘连,胆囊增大且张力高,胆囊前后三角系膜发生增厚和挛缩固化,周围解剖结构不清楚,极易出血,术中采用钝锐性相结合,顺行、逆行相交替,最终耗时2小时切除胆囊。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手术中,麻醉科援建医师韩敏为患者手术麻醉,全过程保驾护航。
    “我们太幸运了,家门口的医院就能救治妻子这么危重的病。”阿瓦妮莎·麦麦提的丈夫说。
    和阿瓦妮莎·麦麦提一样幸运的还有64岁的阿卜力克木·吐逊(化名)。3月15日,他在地里干活时,突然出现胸痛、胸闷等不适症状,被家属急送至皮山农场医院急诊科,心电图检查后诊断患者为急性ST段抬高型前间壁心肌梗死,第一师医院援建专家毕璐洁立即带领团队启动胸痛流程,给予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溶栓结束后,患者胸痛症状明显缓解。


443e9602bfdf4927b7239b38affc43f2.jpg

10年来,第一师医院真帮真扶,用情托、用力管,先后选派20批次95名专家下沉,专家们相继开展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膜前修补术(TEP)、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扁桃体切除术、鼻内镜下鼻电凝止血、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等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电子胃镜、CT检查、DR检查和治疗,启用标准化PCR实验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液检测等,在多个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让“医生坐等患者”成功逆袭“患者排队等医生”。
    在第一师医院援建下,皮山农场医院走上了现代化医院管理道路,医院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2024年,二级医院服务能力创建工作顺利通过预评审,得到了兵团卫健委评审专家的好评。
    皮山农场医院院长谢小雷说:“在第一师医院专家的援建下,医院有了更强的技术与服务保障,今后有能力帮助更多本地危重患者康复,让更好的健康服务惠及更多群众。”

 

精准援建为群众健康护航


“外科医生可独立完成单纯阑尾炎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 。”
    “3名医生可独立完成耳鼻喉内镜检查,熟练掌握鼻出血前鼻孔填塞、喉咽部取异物等操作。”
    “麻醉医生可独立完成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内科医生已完全掌握无创呼吸机的使用,并基本掌握急性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的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流程。”……
    一个个好消息从皮山农场医院传来。第一师医院创新构建“手术示教+教学查房+病例研讨+基层义诊”四位一体的援建模式。通过系统化带教、规范化示范、精准化指导,着力打造标准化诊疗体系,实现专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同频共振,“带土移植”变为“落地生根”。


309a4b6c66de412f93c23d055f815e59.jpg

医疗人才是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关键。从向皮山农场医院选派高水平专家,组织专家到皮山农场医院举办普通外科适宜技术学习班,还选送当地医生到第一师医院普外科、妇产科、全科医学科、放射科、检验科等科室进修学习,逐步提升当地医院综合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2019年8月,皮山农场医院医生布塞丽麦·喀伍孜在第一师医院胃镜室学习了3个月的胃镜诊断和操作后说:“经过消化内科老师们的悉心带教,我已能独立操作胃镜,并能对基本的肠胃疾病进行诊断了。现在,我可以使用医院新购买的胃镜设备为各族群众服务了。”
    浙江省医疗援疆专科联盟也来到皮山农场医院,开展业务技术指导、学科带教、教学查房,推广特色技术和适宜技术。
    让当地群众不出农场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优质诊疗与服务。这样“1+1>2”的援建深度融合,让皮山农场医院变化迅速而又直观。
    “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以来,第一师医院党委积极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皮山农场医院下沉,着力提升受援医院健康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基层群众疾病预防与健康意识培养,让南疆各族群众在健康路上奔小康。”第一师医院党委书记管永虎说。

 

 

文/杨阳 江珊 胡珺  图/韩敏 陈斌 赵彥礼

 

 


终审: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