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态环境局>信息公开详细
索引号: hbj-2020-00109 发布机构: 生态环境局
生成日期: 2020-05-18 废止日期:
文 号: 主题分类: 权责清单
关键词:

对排污者超标排放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的处罚

权力事项名称对排污者超标排放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的处罚 
权力类别行政处罚
实施依据《环境保护法》第六十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部令第30号)第五条排污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日最高允许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措施。
    第六条排污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停产整治措施:
    (一)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
    (二)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严重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上的;
    (三)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年度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
    (四)被责令限制生产后仍然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的;
    (五)因突发事件造成污染物排放超过排放标准或者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责任事项1、立案阶段:环保部门在检查中发现,或者接到举报、控告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环境违法行为,应予以审查,决定是否立案;
      2、调查阶段:环保部门对于立案的案件,指定专人负责调查,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调查时应出示执法证件,允许当事人辩解陈述,执法人员应保守有关秘密;
      3、审查阶段:环保部门应当对案件违法事实、证据、调查取证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理由等内容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主要证据不足的,及时调查补充)。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由局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审查小组集体讨论决定;
      4、告知阶段:环保部门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制作《环境行政处罚事先(听证)告知书》送达当事人,告知当事人违法事实以及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和要求听证的权利;
      5、决定阶段:环保部门根据审理情况决定是否予以行政处罚。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违法事实和证据、处罚依据和内容、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等内容;
    6、送达阶段: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在依法按时送达当事人;
      7、执行阶段:监督当事人在决定的期限内,履行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的,环保部门可依法采取加处罚款或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等措施;
    8、信息公开阶段:依法按时公开行政处罚决定书;
    9、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实施主体生态环境局承办机构综合科
实施对象
办理情况公开范围
共同实施部门
收费(征收)标准及依据
法定时限
承诺时限
咨询电话0997-4615730投诉电话0997-4615730
备注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