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00000-2024-00100 | 发布机构: | |
生成日期: | 2024-05-18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主题分类: | 统计信息 | |
关键词: |
2024年一师《塔里木统计》第二十五期(1-3月劳资分析)
从业人员 平均工资增速回落
—— 2024年1-3月第一师阿拉尔市劳动工资情况简析
2024年1季度,师市被抽中“四下”单位266家(其中一产24家、二产15家、三产227家);“四上”单位499家(其中二产266家、三产233家)开展劳动工资季报工作。
一、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1季度,师市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55830人,同比增长11.7%,增速回落16.5个百分点;月平均工资7351元,同比增长2.7%,增速回落8.8个百分点。
在统计的19个行业门类中,月平均工资超过7000元的行业有7个,比上年增加2个。月平均工资最高的3个行业分别是教育业12766元,金融业12687元,卫生和社会工作10272元,分别是师市平均水平的1.74倍、1.73倍和1.40倍。月平均工资最低的3个行业门类分别是住宿和餐饮业3668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4640元,房地产业4976元,分别只有兵团平均水平的49.9%、63.1%和67.7%。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为3.48,与去年同期的3.97相比,下降0.49。
二、主要特点
(一)营利性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保持增长
营利性单位共涉及五个行业,分别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季度营利性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2841人,较上年同期增加578人,同比增长25.5%;工资总额为50947千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195千元,同比增长35.0%;平均月工资6332元,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385元,同比增长6.5%。
表1 营利性单位分行业工资情况
单位:元、%
行业 | 期末从业人数 | 月平均工资 | ||||
本年 | 上年 | 增速 | 本年 | 上年 | 增速 | |
营利性行业合计 | 2841 | 2263 | 25.5 | 6332 | 5947 | 6.5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26 | 25 | 4.0 | 6573 | 5070 | 29.6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720 | 1417 | 21.4 | 5496 | 5580 | -1.5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660 | 488 | 35.2 | 7809 | 5369 | 45.4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101 | 58 | 74.1 | 4640 | 4586 | 1.2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334 | 275 | 21.5 | 8573 | 8960 | -4.3 |
分行业来看:除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外,其余行业月平均工资均为正增长。其中,月平均工资增速最高的行业门类依次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分别增长45.4%、29.6%和1.2%(见表1)。
(二)非营利性单位工资总额增速回落
非营利性单位共涉及四个行业,分别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按照核算评估方法看,1季度非营利性单位就业人员期末人数11328人,较上年同期增加378人,同比增长3.5%;工资总额为349110千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297千元,同比增长3.0%;平均月工资10664元,较上年同期同比增122元,同比增长1.2%。
分行业看: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就业人员期末人数852人,同比下降4.1%;工资总额为7310千元,同比增长13.8%;平均月工资5475元,同比增长61.4%。
2.教育。就业人员期末人数3697人,同比增长3.9%;工资总额为158256千元150125,同比增长5.4%;平均月工资14276元,同比增长9.4%。
3.卫生和社会工作。就业人员期末人数1275人,同比增长26.4%;工资总额为44196千元,同比增长2.4%;平均月工资11710元,同比下降18.8%。
4.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就业人员期末人数5504人,同比增长0.1%;工资总额为139348千元,同比增长17.4%;平均月工资8423元,同比增长7.7%。
表2 非营利性单位分行业工资情况
单位:元、%
行业 | 期末从业人数 | 月平均工资 | ||||
本年 | 上年 | 增速 | 本年 | 上年 | 增速 | |
非营利性行业合计 | 11328 | 10950 | 3.5 | 10664 | 10542 | 1.2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852 | 818 | 4.1 | 5475 | 3392 | 61.4 |
教育 | 3697 | 3558 | 3.9 | 14276 | 13026 | 9.6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1275 | 1009 | 26.4 | 11710 | 13911 | -18.8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5504 | 5449 | 0.1 | 8423 | 7821 | 7.7 |
三、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从业人员就业不稳定。从行业看,如:制造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不稳定,人员流动频繁。主要因素是以上行业门槛较低、劳动力需求量大,劳动强度较高、薪酬偏低,易造成人员的大量流动。
(二)统计人员更换频繁。劳动工资报表表式变动大,部分报表单位对劳动工资报表不够重视,更换统计人员频繁。报表人员对相关指标解释、基础台账交接不全,对指标理解不到位,造成报表质量不高。
四、相关工作建议
(一)促进就业政策落实力度。建议相关部门深入企业摸底调研,按企业实际用工需求,搭建人才平台,提倡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用工。建议在强化监管的同时,加快推进经济运行好转的若干意见办法的落地生根,优化税收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刚性成本压力,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二)完善劳动工资报表工作基础台账资料建立。重点抓基层统计工作规范,建立健全劳动工资统计台帐入手,加大实地核查和线上随机抽查力度。加强对报表单位的指导和培训,增强统计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报表的全面性、指标数据的准确性和延续性。同时加强统计执法培训,突显执法效果,从源头上制止虚报、漏报和瞒报行为的发生。另外,报表单位自身也要加强对报表人员业务技能的培训,按照劳动工资报表制度认真填报数据,做到“应统尽统、不重不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